安全光栅原理及应用
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中,安全光栅(Safety Light Curtain) 已经成为保障人员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部件。无论是冲床、注塑机,还是机器人作业区,都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那么,安全光栅是如何工作的?又能在哪些场合应用?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。
一、安全光栅的工作原理
安全光栅通常由 发射器(TX) 和 接收器(RX) 两部分组成:
- 发射端
- 内部有多组红外LED,按照固定间距发射平行光束。
- 接收端
- 内部有光敏传感器阵列,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光束。
- 检测原理
- 当所有光束都被接收 → 系统判定安全;
- 当任意一束光被遮挡 → 光栅立即输出信号 → 控制设备停止或报警。
👉 简单来说:安全光栅就是利用红外光束组成一道“光墙”,一旦有人或物体进入,设备立即停机,防止伤害。

二、安全光栅的分类
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,安全光栅可分为以下几类:
1. 按分辨率(检测精度)
- 14mm:检测手指,常用于冲床;
- 20~30mm:检测手掌,常用于装配线;
- 40~50mm:检测手臂,常用于注塑机;
- 70mm以上:检测整个人员,常用于机器人作业区、危险隔离区。
2. 按安全等级
- Type 2:适合风险较低的设备,符合EN 61496-1标准;
- Type 4:适合高风险机械(如冲床、注塑机),符合EN 61496-1/-2标准。
3. 按输出方式
- NPN输出:适合三菱、欧姆龙PLC(SINK输入);
- PNP输出:适合西门子、施耐德PLC(SOURCE输入);
- 继电器输出:适合无需PLC的独立控制系统;
- 双输出(NPN+PNP):通用型,兼容性强。
4. 按功能扩展
- 普通型光栅:只具备基本安全防护;
- 带屏蔽/静音功能光栅:适合有物料通过的生产线;
- 智能光栅:具备自诊断、抗干扰、总线通讯等功能。
三、安全光栅的核心技术特点
- 非接触检测:无需机械触发,避免磨损;
- 高速响应:最快可达 ≤10ms,适合高速冲床;
- 多点防护:通过红外阵列形成“保护墙”,覆盖危险区域;
- 高可靠性:具备自检功能,光栅异常时自动停机;
- 安装灵活:可根据不同高度和检测距离灵活配置;
- 抗干扰能力强:可在电磁干扰和强光环境下稳定工作。
四、安全光栅的典型应用
1. 冲床防护
- 危险性:手指可能伸入模具区;
- 应用:安装高分辨率(14mm)的Type 4安全光栅;
- 效果:一旦有手指进入,冲床立即停止。
2. 注塑机防夹防护
- 危险性:合模过程中夹伤手臂;
- 应用:选择30~40mm分辨率光栅,覆盖模具区域;
- 效果:有人进入,自动停机,避免夹伤事故。
3. 自动化流水线
- 危险性:操作工误伸手进传送带或机器人区域;
- 应用:安装在输送线两侧,分辨率30mm左右;
- 效果:既能保证物料正常通过,又能保护人员安全。
4. 机器人作业区
- 危险性: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被机械臂碰撞;
- 应用:使用70mm以上分辨率的长距离光栅;
- 效果:检测整个人体进入,立即停止机器人动作。
5. 包装机与切割机
- 危险性:高速刀具或封切刀伤人;
- 应用:安装30mm光栅,保护手掌安全;
- 效果:在检测范围内遮挡光束 → 机器停机。
五、安全光栅的应用优势
- 提升安全性:有效防止误操作和工伤事故;
- 减少机械损耗:避免因人员介入造成设备损坏;
- 提升生产效率:光栅反应速度快,不影响生产节拍;
- 合规性保障:符合国际安全标准,满足出口需求;
- 降低人工成本:替代传统安全门和机械防护装置,维护简单。
六、总结
安全光栅的原理:通过红外光束形成检测屏障,一旦光束被遮挡,立即输出信号,控制设备停机,确保安全。
安全光栅的应用:广泛应用于冲床、注塑机、自动化流水线、机器人作业区、切割包装机等各种危险场合。
👉 可以说,安全光栅不仅是工厂安全生产的“守门员”,更是提升设备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。